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曾说:“欧洲近世文明兴起,路德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康有为亦认为,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诸大王都远不能与路德比,甚至希腊七贤、哥白尼、哥伦布、达尔文等人也都不如路德的贡献大。两人的观点(     
A.促进了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B.代表了相当部分士人看法
C.客观评价了路德的历史地位D.旨在为维新变法寻找依据
2 . 唐代中期后,一些学者冲破了汉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解经传统,大胆怀疑甚至否定汉唐学者对《春秋》所作的传注,开创了“舍传求经”的新局面。这一变化(     
A.阻断了儒释道三教合流B.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活力
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进了儒学思想的统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青年》前期有关青年的部分文章

作者文章卷号
陈独秀《敬告青年》一卷1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卷1号、2号、3
高语罕《青年与国家之前途》一卷5
易白沙《战云中之青年》一卷6
高语罕《青年之敌》一卷6
李大钊《青春》二卷1
刘叔雅《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二卷2
陶履恭《新青年之新道德》四卷2

——摘编自李静《<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青年》前期的“青年”文章,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如表反映了宋徽宗崇宁和大观年间在规定的每届定额之外的交子(纸币)增造数量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交子(纸币)的发行(     
时间崇宁元年崇宁二年崇宁四年大观元年
增造数量200万缗1143万缗570万缗554万缗
A.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B.加速了纸币推广使用
C.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D.解决了国家财政危机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唐宪宗时《元和国计簿》记载:全国分为48个方镇,有15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仅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8道49州144万户。8道赋役户是天宝时的四分之一,需要供养的军队比天宝时增加了三分之一。这反映出安史之乱以后(       
A.南方财政强度减弱B.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北方饱受战乱摧残
6 . 明初学者的笔下,“华夏”一词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魏校“我太祖再造华夏”
黄珣“皇明之兴,高皇帝以神灵睿圣,不阶尺土而统一海宇,再造华夏”
胡应麟“元都平,四海清,鬼神受职,万方庭列。大藩置神京,汛扫风烟,混一区寓,再造华夏开文明”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B.体现儒家思想的影响扩大
C.体现出专制皇权的强化D.具有革故鼎新的政治寓意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政府发起了七次大规模的海上探察系列活动,领导这些探察的是宦官郑和,郑和的每一次航行都带着一支令人敬畏的船队,辅以庞大的武装军队,可以镇压探险队所到达的任何港口出现的抵抗。在前三次的航海中,郑和率领他的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和锡兰。第四次航行到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最南到达现在肯尼亚的马林迪。在整个旅行过程中,郑和随意把中国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作为礼物散发出去。在返航时,他从东道主那里得到大量的、非同寻常的礼品,包括非洲的斑马和长颈鹿。郑和及其同伴尊重他们所遇到的当地神灵和风俗习惯。郑和通常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他的目标。……七次探察在印度洋盆地确立了中国人的地位和声誉。在他第四次返航时,郑和带来了30个国家的使节,他们来到中国,对明朝宫廷表示了敬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为重要方向,呈现出陆、海、天、网全面推进的态势。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自2015年成立以来,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6个成员,成为成员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教育合作、文旅交流、媒体智库、民间交往等领域开展广泛地合作,与共建国家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不断加强,拉近了共建国家人民的距离,促进民心相通水乳交融,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

——摘编自蔡彤娟《“一带一路”十年成就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呈现出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这些区域交往带给我们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中国1981~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变化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对外开放全面走向世界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倍增
9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但是在敌后抗战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这一调整(       
A.改变了政权革命性质B.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
C.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D.适应了革命形势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这反映了(       
A.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B.洋务企业实现了向民营企业转型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D.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