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8年2月,彭德怀知道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的根据地,对之非常推崇,并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想:“秋收起义在农村,失败教训是盲动。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敬润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这反映了
A.革命者对革命欠缺足够的反思B.在城市发动革命仍然具有可行性
C.中国革命的道路逐渐清晰明朗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迫切性
2 . 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增加了财政收入D.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
3 . 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诗中所谈到的“革命萌生”而致“到处皆闻殷殷雷”的事件应该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中共一大的召开
C.红军长征革命新局面开始D.国共第一次合作
2020-07-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武帝时委任音乐家李延年设立乐府,乐府所采集谱曲的民歌以及由官方聘用的文人所创作的歌诗,被称为"乐府诗"。乐府诗句式参差不齐,篇幅长短不一,叙事诗占多数。由此可推知,乐府诗从内容和形式上
A.贴近现实主义风格B.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C.凸显浪漫主义情怀D.讴歌了西汉王朝的强盛
2020-11-27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6 . 《诗鲁颂洋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又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推动儒学的学校化教育
B.“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
C.分封制的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A.诸葛亮B.贾思勰C.祖冲之D.裴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A.唐诗影响深远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反对施行仁政B.主张礼法并用C.强调人性本善D.重视继承传统
10 . 王安石变法中,颁行《三经新义》(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并将《三经新义》作为考试标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争夺变法的主导权B.培养和选拔实用人才
C.充实完善儒家思想D.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