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辽、金统治者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建造孔子庙,勤加祭祀。西夏统治者甚至“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尊孔子隆重,为汉族所不及。这反映了当时(     
A.理学思想的传播B.民族关系的缓和
C.文化交融的发展D.统一趋势的出现
2023-11-02更新 | 157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2 . 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B.客观上缓解了统治危机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D.提高了立宪派政治地位
2023-10-17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一次自救运动,也是一次“自掘坟墓”的改革。清末新政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材料旨在说明清末教育改革(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推动了思想解放
C.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2023-10-17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     
A.英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中国B.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英使访华
C.清朝处于农耕文明的顶峰D.中英两国的文明分野端倪已现
2023-09-27更新 | 407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建立
2023-09-18更新 | 902次组卷 | 4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史墨在筮占实践中推究人事变化规律,提出“火胜金”“水胜火”之论;战国时期的邹衍以五德(金木水火土)相胜之说解释王朝更替;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将“五行”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这些思想(     
A.传承了“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B.反映了思想分化的社会现实
C.彰显了对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探索D.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7 . 因长安夏季闷热,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建一个凉亭,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面洒落下来;诗人白居易喜欢住在帐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这反映了(     
A.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B.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
C.唐对周边有强大的吸引力D.唐代民族交融的新高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B.已经具备国家的初级形态
C.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发展D.奠定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城市居民区的“坊”与商业区的“市”是分区而设的。宋代,不管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设满了店铺,居民和一般街道两旁设店摆摊,商业区延伸到坊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
C.建筑技术的进步D.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
10 . 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农器图谱》中有二锭脚踏棉纺车和五锭脚踏纺车的图谱,还记录了三十二锭水力大纺车。这些图谱可说明,中国古代(       
A.纺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B.纺织业领域技术更新迅速
C.纺织业已采用机器大生产D.纺织机成为农家必备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