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2021-01-08更新 | 126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3 . 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
A.瓷器质量的骤降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技术创新的停滞D.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4 .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权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