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
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2024-05-10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2 . 甘肃敦煌莫高窟持续了1000多年的开窟、造像、绘画,拥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不仅表现了不同时代佛教的主题,更生动呈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莫高窟被称为是“墙壁上的博物馆”。据此可知,敦煌莫高窟体现了(     
A.西汉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管理B.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C.古代民族间交流交融的频繁D.史料价值和艺术审美的统一
2024-05-1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李攸《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论说:“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对唐代藩镇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B.藩镇导致唐朝的灭亡
C.作者提供了研究藩镇的一手史料D.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
2024-05-10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引入大量文人参与国家军事管理,军队内升迁“必出人主亲擢”,宋孝宗甚至对于“三衙”以下诸军统制官的选拔都“锱铢必较”。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管理效率B.分散中央机构权力
C.抑制武将势力膨胀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区近年出土的铜尊、铜爨、铜瓿等,明显带有商王朝青铜文化特色,青铜冶炼涉及的范铸、焊接等技术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陕西宝鸡市境内发掘的强国墓地,出土的陶尖底器、柳叶形青铜剑等典型蜀文化风格的器物,时代跨周文王、武王至昭王、穆王时期。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历史真实都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B.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
C.中华文明具有“连绵不断”的特征D.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30年代,《新生》等刊物涌现,并积极报道社会事件,下表内容是其部分代表性报道。据此可知,这些刊物的报道(     
创刊时间刊物名称代表性报道
1934年《新生》《东北的汉奸》《悼抗日志士邓铁梅君》《最近义军的活动》
1935年《大众生活》《朔风吹荡中的呐喊》《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狠毒》《北平学运的扩大》
1936年《永生》《我们要求实现抗敌战争》《内战呢?抗战?》《华北内蒙告急》
A.折射出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有利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C.反映了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调整D.证明国民党政府重视抗战的宣传
7 . 从1924年7月到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共开办了七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前六届讲习所在广州开办,一共培养了772名农运骨干。第七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武昌开办,招收800多名学员。这七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     
A.说明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B.旨在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有利于完善农村基层组织D.服务于国民革命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它抽去了传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将传统“大一统”观念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以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这一做法(     
A.拓展了清王朝疆域范围B.实现了境内民族间的平等
C.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曰:“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因此“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阴阳。此之谓能配天”。认为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密切关系,天通过谴告,有步骤地管理人类社会。这说明董仲舒(     
A.把人格的天和王道政治相结合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D.把仁义与法制融合用于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朝云南行省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云南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2024-04-18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