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2 . 《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这
A.说明了后世沿用秦朝建立的集权制度的主要原因
B.说明朱熹认识到专制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C.反映了朱熹对秦以来君主专制持严厉批评的态度
D.反映儒家学派对法家的思想并非一概排斥和反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4 . 以下关于不同阶段中共党员人数变动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A阶段人数减少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处于低潮;
B.B阶段人数增长是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C.C阶段人数减少是中共执行错误军事路线,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D.D阶段人数剧增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大量吸收城市党员;
2016-1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阶段测试联考历史试卷
5 . 下表为《晚清中国学生留日人数表(大约数)》(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整理)。以下对1896~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明治维新对知识分子的吸引
②甲午战争失败对国人的刺激
③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学
④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 . 导致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
①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②清初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③日益严重的东南沿海倭患        ④害怕沿海居民同外国人来往危及清朝统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 . 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作用B.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D.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今年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这是15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海能获得世博会主办权的原因有                                                              
①中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②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③与世界各国联系空前紧密          ④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