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后,苏区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时提出的革命文艺方针与此基本一致。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在瑞金成立,师生经常配合革命活动进行演出。

——摘编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材料二   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延安,其办学目的是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后创作演出了《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作品。

——摘编自郝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火中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材料三   1953年,文化部召开第一届全国艺术教育会议,提出高等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般文艺修养、精通业务知识并掌握业务技能”的人才,并制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针,要“发扬民族艺术,学习苏联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干部”。

——摘编自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艺术教育方针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方针调整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一二·九运动时,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关于这一口号的出处,有部分材料如下。

甲:清华大学救国会出版的《怒吼吧》第1期原件,126日编辑,10日正式出版。

乙:《中国共产党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均著有此句,引注标明援引自《清华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清华周刊》第45卷,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时出版。

丙:学者杨树先访问当时的亲历者姚依林,姚依林肯定地指出:“这是燕京大学首先提出来的。”“当时是由燕京陈絮负责起草北平学联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来的。这不是清华的发明权,不能掠人之美。”对话见《一二·九运动史若干问题研究》,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6期。

——据杨树先《一二·九运动史若干问题研究》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相关表述丁: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_上)》

戊:(这)是继民国八年五四运动以来,最令中外瞩目的爱国运动。这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激流,其对民族尊严及国家主权的强调,尤胜五四时期的“外抗强权”主张,故有史家特以“学生民族主义”称之。这次爱国救亡之行动,直接打击了日本人及汉奸集权欲分裂华北五省的阴谋和企图;也落实了全国上下向来提倡的民族精神教育。后来对日抗战得以进行,不可不谓是此种民族精神发扬成功之结果。这是自九一八国难以来,青年运动最有意义的影响。

——台湾李云汉、李国祁等著《近代中国青年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角度,分别说明甲、乙、丙三则材料与这一口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种评价的共性与差异,并指出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与评价(1919—1949)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不甘服于帝国主义与军阀官僚双重的压迫。自然发生的一种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政治的民众运动。——192554日《民国目报·五四纪念的感想》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1925年张大雷《五四运动意义与价值》
五四运动是民众对外交事件的直接行动,这种直接行动“在军阀专政时期,是家常便饭”,现在,国民政府秉承“平等待我”的方针与外国交涉,民众的直接行动实在不能用而且用不着了。
——192853日《民国日报·五四纪念宣传大纲》
在各学校中,利用“五四”的意义去召集学生群众大会,举行同乐会表演戏剧等。去揭破国民会议的欺骗,反对国民党禁止学生参加政治运动。积极号召学生群众反对国民党、改组织、第三党等的一切活动。
——1931年《共青团中央局五月工作决议》
五国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这一个支流,仍旧汇宗于国民革命的大海。所以‘五四’运动若果有何贡献,这都是滋源于国民革命运动”。
——194354日《中央日报·国民革命与五国运动》社论
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和干部。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结合所学知识,对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进行解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是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2022-02-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论,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唐海英《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如何“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并领导了哪些革命斗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道路”的实践成果。并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含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