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根据下表,可以得出最合理的结论是
年份人口数
隋炀帝大业五年4600万余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1235万余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5288万余
唐肃宗上元元年1690万余
A.人口上升与赋税制度变化相关B.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北人南迁
C.人口骤降的原因是暴政和叛乱D.唐代人口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020-11-07更新 | 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出郡县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之际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魏之际,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理论对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佛学传播渐广。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更盛,寺院经济发达,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依附人口,由此引发了统治者的灭佛行动,但并没有改变佛教流行并在中国扎根的趋势。到了隋唐,佛教进入鼎盛,隋唐的佛教学说最大的特点,是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佛教文化的输入促成中国文化内容与形式重大变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唐宋之后的诗、书、画的发展,常常与佛教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汉代以降佛教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2020-03-08更新 | 373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北宋某时期赋税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1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此时期北宋农业生产有减弱趋势B.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C.非农业税逐渐超过农业税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D.此时期农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023-01-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1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B.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
C.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D.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
2020-12-25更新 | 492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即无差别的爱)“非攻”和“尚贤”,这些学派的共同之处是
A.都注重探讨社会秩序维护B.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C.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D.都主张“礼”、“法”并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后期,文学领域“性灵说”流行开来,该学派强调诗歌创作要表现作者的真实个性和情感;清代才子袁枚提出诗歌创作需将性情合一,提倡直抒真情,反对各种约束以及“粉饰蹈袭”。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文学呈现哲学化思辨化趋势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进步思潮逐渐成为正统思想D.传统思想受到冲击
2020-1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其中的三教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三教融合趋势加强B.统治者推行三教并立政策
C.思想多元导致了民族交融D.佛教成为了社会主流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