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021-1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乾隆帝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史实
1737扩大军机大臣人数,军机章京由原来的十人扩充至十六人,满汉各半,军机处处理事务日益增多
1738举行耕藉礼(古代帝王亲耕田地的礼仪制度)
1740重辑《大清律例》,修成《大清一统志》
1750赐宴准噶尔使尼玛宴
1757规定与西洋贸易仅以广州一处通商
1759继续扫除大小和卓木叛乱,天山南北路底定
1760于伊犁兴办屯田
1762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
1770下诏普免全国额征地丁钱粮
1776命《四库全书》馆详核违禁各书,分别销毁
1780班禅额尔德尼自后藏入觐,于万树园赐宴
1781查办甘肃捏灾冒赈等贪污案
1784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江浙;千叟宴
1785令直隶、山东、河南推广种植甘薯
1793于避暑山庄万树园召见英国来使马噶尔尼等人

——据《清史稿》整理


根据乾隆帝大事年表(部分),结合所学知识,以治国理政为视角,对乾隆帝的活动进行解读。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690 年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 年设立驻藏大臣
1762 年设立伊犁将军
1792 年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绩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2021-03-15更新 | 309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西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