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晚清科举制改革大事记

时间大事(该领域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政治事件或其他因素对该领域产生的作用
1841两广总督祁贡上《请推广文武科试疏》,提出变革选官制度的动议鸦片战争
1864李鸿章提出“欲觅制器之器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仕”洋务运动
1898清廷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8986月2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改试策论;9月,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戊戌变法
1901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停罢科举,未被清廷采纳。庚子事变 清末“新政”
1905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被清廷采纳日俄战争的刺激

——根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选编


请阅读并根据表格中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就所拟定的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材料,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05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22次组卷 | 4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5日、6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7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520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5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产生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
2022-03-22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开八七会议
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根据材料,指出大事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大事,并加以说明。
(2)若从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角度,在上表时段中再补充两件重要大事,并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天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实行土地国有,“田里不鬻(买卖)”;贵族世代垄断知识学问,“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之际,很多地方出现私田开垦,“公田不治”的情况;“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子失官,学在民间”,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摘编自简洪玲《春秋战国之际(前481一前386)的社会变迁》等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84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895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8戊戌变法运动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01《辛丑条约》签订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9401919)》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但是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一个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还有一个是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央、地方各级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编自刘振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4年)
年份事件
1978年12月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规模的城市改革拉开帷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得以解决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
2021-12-04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