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论语》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孔子的主张
A.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B.说明教育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为仁政奠定物质基础D.反映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尚书省领二十四司,尚书令一员。正二品。武德中,太宗为之,自是阙而不置。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其属有六尚书。凡庶务,皆会而决之。……门下省侍中二员。……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中书省,中书令二员。……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

材料二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分工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哪些解决的办法。
(3)依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宰相被废后带来的影响。
2023-04-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联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质检(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6-11-27更新 | 1344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