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孟子》一书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公田指的是国君直接经营的全国土地
B.反映了井田制度下的耕作、劳役方式
C.描述了战国时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2022-04-04更新 | 852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
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   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 . 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2018-11-07更新 | 342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8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2019-06-10更新 | 9055次组卷 | 96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采铜的历史非常悠久。
材料1:青铜是铜、锡等金属的合金。青铜器在三代主要作为礼器和兵器。
材料2:《左传》记载:“国之大事,惟(祭)祀与(兵)戎。”
材料3:夏商周三代都城屡次迁移。为发现夏商周三代都城分布的特点与迁移的原因,某学者制作了如下示意图。

观察图,概括夏商周三代都城分布的特点。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2016-12-12更新 | 6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6 .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