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远古中华》记载,陶寺遗址中大型墓仅占1.3%,中型墓占11.4%,小型墓占87.3%。这些墓在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和精致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比较明显B.宗法制度初步形成
C.政治文明趋于成熟D.部落之间战争频繁
2 . 山西襄汾的陶寺古城遗址总面积约有280万平方米,城址中发现有大型宫殿建筑、以观象授时为主并兼有祭祀功能的礼仪建筑、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大型仓储和下层贵族居住区等。该遗址(     
A.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反映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
C.是长江流域文明的代表D.表明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3 . 玉琮是中国古代祭祀地神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众多玉琮,上面雕刻着各式神人兽面纹,下图是其中一种。玉琮及神人兽面纹可用于说明(     
A.中华文明的起源B.文字符号的成熟
C.宗法制度的确立D.封建国家的产生
2024-03-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鹳鱼石斧彩陶缸”,出土于黄河中游,距今约6000年,在2003年它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永不可出境展出的67件文物之首。该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A.龙山文化B.大汶口文化
C.二里头文化D.仰韶文化
2024-03-09更新 | 19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育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距今约6000—5000年,龙的形象分别出现于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这体现了(     
A.手工制作工艺的多元并立B.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成就D.中原文化的扩散与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周时期,觚不是一般饮器,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龙山文化遗址的一座墓中,随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两大类,其中的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类成组,数量为7组。这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     
A.早期国家形态初具B.原始礼制观念已显现
C.居民生活质量提高D.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B.②——河姆渡文化
C.③——北京人遗址D.④——元谋人遗址
2024-02-08更新 | 39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考古学者根据半坡遗址(今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尖底瓶所绘制的样式图。该文化遗存产生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2024-02-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吉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良渚古城遗址中(约4500年前)包含的5片墓地,可从丧葬制度与随葬品的数量、器物与材质等方面划分出至少4种以上的等级:高级、较高级、中级、低级。基于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物在丧葬时的用玉制度或玉器配制待遇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分等级墓地的现象。此现象揭示了(     
A.长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达B.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玉制器皿已得到普遍使用D.开始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4-02-0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