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顾颉刚指出,陶器是古代工业上最早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的制作也随之发展,彩陶时代、黑陶时代和白陶时代,表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以下选项不符合黑陶时代表现的是(     
A.中国大地邦国林立B.长江下游出现良渚文化
C.主要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龙山时代是最初意义上中国的孕育期,这个时代涌现了大批城邑。迄今为止,已发现龙山时代城址七十座以上,遍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黄河河套地区。下列关于龙山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大地上邦国林立             ②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
③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             ④代表性遗存有陶寺遗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国国家起源阶段的三部曲:古国(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独立的政治实体)—方国(夷夏关系消长最后形成多元一体共处关系的阶段)—帝国(多元一体格局巩固加强)。下列与“三部曲”对应的组合是(       
A.商              B.姜寨遗址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考古学家发现该遗址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该遗址应属于(     
A.旧石器时代B.母系氏族社会C.早期国家D.阶级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表述符合其先后顺序的是
①社会分化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②出现剩余产品
③出现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④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3200年),最近考古发掘又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异于中原的青铜面具、人像,青铜神树(象征连接着神界、人界和冥界);也有和中原类似的青铜礼器和大型仪仗用具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巴蜀文明受到长江中游、鄂西川东地区文明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以下选项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三星堆遗址历史久远,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了解古蜀文明
B.发掘出来的文物可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实证
C.异于中原的青铜器有可能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崇拜有关
D.中原地区夏商王朝创造的礼制对周围方国文明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tura和co/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字根, 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A.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D.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2021-03-23更新 | 525次组卷 | 4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原始人类由于采猎和自卫的需要,学会了使用工具。当时的采猎工具,后来有的兼用于农耕,如石斧、木矛,有的发展为专门的农具,如木矛改进为耒耜。”由此说明原始农耕出现的原因是
A.人口增长B.食物减少C.经验增加D.工具改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
2020-07-16更新 | 1738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2019年)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