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A.黑陶B.彩绘陶器C.玉器D.骨器
2023-07-10更新 | 2814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建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某处文化遗存被誉为“我国稻作农业起源考古的第一座里程碑”“重现了7000年前的江南水乡”。该遗址是(     
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2024-01-30更新 | 45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B.种植玉米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D.建有祭坛与神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
2020-07-16更新 | 1739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杭州亚运会头戴“神人兽面纹”头饰的“琮琮”,迅速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其名字的来源——良渚古城遗址大墓中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它是一款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当时人们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由此可以推断,良渚古城(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创造了一种成熟的文字
C.已经出现了社会的分工D.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河姆渡遗址是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代表,稻穗纹陶盆(见如图)即出土于此。盆上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左右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     

       

①属于旧石器时代                 ②人们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
③居民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   ④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B.铁犁牛耕C.地主阶级D.财产私有
2022-07-17更新 | 576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青岩书院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它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两大重要河流——黄河与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两大河流域留有大量的文化遗存。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长江流域的是(      )
A.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C.兴隆洼文化、龙山文化D.石家河文化、红山文化
2024-04-12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 "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04-17更新 | 2002次组卷 | 35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