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考古研究,西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很多窖穴和陶罐中存有一定的粟、黍以及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斧、石刀、石铲、石锄等;而在河北、河南、甘肃、内蒙、辽宁等地也差不多有同时期类似甚至更多的碳化谷物和生产工具的发现。据此可推知,当时(     
A.粟稻是当时主要食物B.农业起源呈多源趋势
C.原始农业有较大发展D.人们以食物采集为主
2024-04-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考古发现,山东泗水龙山文化墓地的65座墓葬中,仅1座两梆一棺墓,随葬陶器有鼎、罐、甋、鬶、蛋壳陶杯等130件。中型墓24座,只有一棺,无椁,随葬器物有陶冥器鼎、蛋壳陶杯、豆、杯等25件。小型墓,无棺椁。这可用于印证该时期(       
A.墓葬的等级由生产能力决定B.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公共权力呈现不断加强趋势D.已出现阶级分化的现象
2024-04-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如表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布的考古发掘成果。这可用于印证(       

坑号

发掘器物

基本特征

3号坑、8号坑

铜尊、铜罍、铜瓿

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

3号坑、4号坑

玉琮

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
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壁、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
A.古蜀文明曾领先于全国B.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广泛
C.多民族文化的统一趋势D.早期区域文明间的联系
4 . 下表是我国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情况简介。由此推知,这些文化遗存(     

遗址

简介

陶寺遗址

包括大城、小城和宫城

良渚遗址

自内向外依次为莫角山、内城与外城。城内的莫角山为一处人工营建的长方形土台

瓦店遗址

面积达百万平方米以上。在其西北台地环壕内中部发现两处东西相对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中居东那的一处,埋有人牲遗核数具和动物骨骼数具

A.呈现出多元一体趋势B.凸显出早期国家特征
C.源于商业发展的推动D.具有明显的礼制色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福建·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2024-04-08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陶寺遗址发掘的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种规格的墓葬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这说明本时期
A.黄河中游成为文化中心B.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C.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生产分工日趋精密细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