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考古统计,距今5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与祭祀有关的玉器(如下图);而同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大型墓葬中随葬品很少,且极少见玉器,没有显示出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这表明(     

A.南方的文明程度显著高于北方B.文明进程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区域文明的发展特征存在差异D.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 . 贾湖遗址历经8次发掘,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其中,出土的40余支骨笛,是迄今世界上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且能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最早的管乐器实物,这一发现有力推翻了先秦才有五声音阶的传统认识。下列关于贾湖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代表          ②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已较为明显
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达到一定水平   ④手工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早期“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基本倾向于“中原中心”论,即中原地区文明领先并向周边持续扩散,但学界新近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却越来越倾向于“满天星斗”说或“重瓣花朵”说。支撑这种转变的主要依据是(       
A.大量万邦时代的都城遗址出土B.《史记》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
C.新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考古发掘D.中国南北地区原始农业的差异
2024-03-2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在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史前石城聚落遗址,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4000多年前的碧村先民们以种植粟为主、黍为次的小米类农业为生,并养殖猪、牛、羊等。碧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鬲、斝、蛋形瓮、高领罐等黑色陶器。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     
A.母系氏族社会的风貌B.龙山文化的社会特征
C.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D.古老城市国家的出现
6 . 据考古发现,在三峡一带出土了大量陶支座,数量多,形状复杂,这些支座都好似一种模拟物,有的似猪嘴,有的似羊角,有的似鸟喙,有的似蘑菇……一般认为它是圜底陶容器的支垫物。下图为大溪文化猪嘴形褐陶支座。陶支座的创制和使用可反映当时(     

A.自然崇拜是文明的主题B.制陶技术领先于世界
C.艺术审美融于生活劳动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023-12-27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1年9月,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惊艳出土(如图)。人像面部表情丰富,头发夸张;另外,衣服上有一些前所未见的纹饰,考古团队称这些纹饰为燕尾纹。燕尾纹也曾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过,在三星堆遗址还是首次发现。这一新发现反映了(     
   
A.古蜀文明的封闭性B.中原文明的先进性
C.商周青铜文明的独有性D.长江流域文明的融合性
2023-11-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研究显示,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铲、石刀、骨柄石刃刀、锄、镰等,这些生产工具一般通体磨光。同时,让工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的钻孔技术也有广泛体现。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A.具有鲜明的旧石器时代特征B.原始生产力得到一定提高
C.封建小农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磨制石器开始应用于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