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火烧沟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的墓葬中,发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墓葬中的男女都佩戴有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等,还有狗、猪、牛、马、羊等牲畜,其中羊骨多而普遍。据此可知,火烧沟文化时期(     
①属新石器时代后期②国家形态趋于成熟③畜牧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④墓葬建筑工艺高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2 . 原始社会历史久远,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状态,目前最客观、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     
A.依靠口述史料B.依靠民间传说C.研究出土文物D.凭借神话故事
2024-01-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石家墓地·遇村遗址是甘肃庆阳地区发现的周代高等级贵族遗迹。在文化内涵上,石家基地第一期与遇村遗址第二期都以周文化为主体,北方草原文化占有一定比例;而到石家𧑉地第二期与遇村遗址第三期时,秦文化因素特征明显。这反映出周代(       
A.社会层级结构的等级化B.区域间的文化传播与民族交融
C.政治格局演变的复杂性D.厚葬成为恭行孝道的最佳方式
2024-03-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据林华东先生统计,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种至少有61种之多,按其功用可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良渚文化呈现早期国家特征B.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私有制
C.原始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D.良渚文明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2024-03-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小墓往往无随葬品或者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等;大墓不与小墓为伍,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已经出现阶级分化B.国家形态已经成熟
C.玉器加工初具规模D.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2024-05-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