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04-29更新 | 63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年来,在章丘焦庄、桓台李寨、广饶五村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玉石制品出土,常见制品有镞、璇玑、三角形器、环、璧等,大致可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类,且多为贵族穿着和祭祀用器。学者研究认定其制品工序一般为:选材→成坯→琢制成形→局部加工(如穿孔等)。据此推知,该地区当时(     

A.区域联系趋于频繁B.玉石文化已初步显现
C.阶级对立日益严重D.手工业农业开始分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叠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能够佐证,中华文明具有(     
A.同源性特征B.多元性特征C.连续性特征D.互补性特征
2023-03-10更新 | 135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观点认为,文明产生的标志是除政治组织上的国家外,还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及已经发明文字(如图)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据此推知(     
A.夏朝二里头文化是我国文明的开始B.甲骨文出现标志着我国文明已产生
C.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已开启文明时代D.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进入文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遗址中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四川三星堆遗址也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当时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区域文化交流频繁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2022-04-15更新 | 900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6 .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A.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
B.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
C.中华远古传说影响原始文明的研究
D.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2021-02-20更新 | 94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
2020-02-02更新 | 661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