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观察遗址分布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B.遗址分布范围广泛且均衡
C.新石器时期阶级分化明显D.中华文明主要起源长江流域
2023-12-08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图为新石器时代辽西小河沿文化和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文化的陶器比较图。 该图可以说明当时(     
A.公共权力诞生B.地域间文化交融
C.贫富分化加剧D.手工业技术发展
3 . 大约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走向早期国家形态的前夜,自北向南发现了红山、仰韶、大汶口、屈家岭、良渚等几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文明因素各有千秋,特色鲜明。如图主要展现了(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B.华夏文明演进的不同路径
C.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D.南北文化系统的孤立发展
2023-01-25更新 | 22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年过渡、三千年巩固、两千年转型”七个阶段。其中五千年进入指的是(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活趋于稳定B.实现了对王畿地区之外区域的控制
C.阶级分化较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D.王位父死子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C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青铜农具在夏朝已经得到普及

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解决了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

A.AB.BC.CD.D
2022-10-15更新 | 416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前期墓葬中的高级玉器大多集中在太湖以南的反山墓地,后期则集中在太湖以北的寺墩墓地,特别是后期的寺墩墓地3号墓出土了33件大型玉琮,同时期其他墓葬中则只有1~3件玉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已有了
A.严格的等级秩序B.发达的手工制造C.尖锐的阶级对立D.明显的贫富分化
2022-05-27更新 | 635次组卷 | 7卷引用:名校联盟山东省优质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浙江历史大事记》由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历时数年编纂,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这部大事记上起浙江历史发端,下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105万字。全书以时为序,全面记载了浙江自古以来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大事、要事。以下属于浙江历史文化的是
①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该原料是家蚕丝 
②乾隆时期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③唐宋时期,浙江龙泉窑名闻天下,孩儿枕就产于此窑 
④涌现出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等一批杰出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
2022-05-2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斑纹陶文化聚落复原图


——摘编自【美】布赖恩·费根《世界史前史》

材料二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多以及交换的经常化,部落首长和家族长便利用担任公职的便利条件,在对内分配产品和对外交换中,把一部分集体物品据为己有,从而出现了私有财产。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生产劳动日益个体化,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从而进一步瓦解了氏族部落的公有制,使父系大家族公社日益走向解体,个体家庭逐步成为社会基本经济细胞。这种父系氏族、父系大家族的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个体家庭所有,使私有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到这时,私有制终于基本形成。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该文化遗址中呈现的经济和生活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考古学发现说明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生产工具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晚期发展阶段的农耕工具主要包括:屈家岭文化中少量的穿孔石斧、穿孔石铲,良渚文化中的磨制精细的三角形犁形器、石锛、石锄等。这反映了
A.中国史前稻作文化晚期处于新石器时代
B.中国史前稻作遗址基本分布在黄河流域
C.屈家岭文化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活动
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
2022-05-24更新 | 47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男子成为经济生产的中坚,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因而他们在财产的分配上就具有较大的发言权。男子必须确认自己的子女,并按男性世系,将财产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男女在生产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导致父权制最终取代了母权制。”上述材料阐述的是
A.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背景B.父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C.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D.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2022-03-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