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夏网格纹鼎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于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也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该鼎成为镇馆之宝的原因是其(     
   
A.见证了青铜时代的开始B.材质和政治文化的特征
C.造型美体现的技术水平D.结束了石器时代的历史
2023-10-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夏启的继位,有多种说法,如表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出处记载
《战国策》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气
《史记》益让帝禹之子启
《孟子》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A.王位继承采用禅让制B.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家天下局面开始形成D.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3 . 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这些现象(     
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
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
2023-04-23更新 | 95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A.良渚遗址古城墙B.甲骨文的记载
C.二里头遗址资料D.何尊及其铭文
2023-04-13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7 . 在中国远古传说中,伏羲氏教民田猎和捕鱼,神农氏教民使用农具,进行农业耕作活动。而伏羲氏之前的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并教民熟食。上述三人所处的时代应当理解为自远古至农业产生这一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此可知(     
A.传说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农业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D.传说是远古研究的主要史料
8 . 先秦文献载远古之时“民神不杂”,到少昊氏之时人人祭祀,导致“民神杂糅”,引发灾祸。颛顼即位后,设专职人员分管天事,促使民神异业,各司其序,从而改变了原始祭祀的泛滥。这一变化可以用于佐证在“万邦”时代(     
A.官僚系统业已初步形成B.阶级分化促成神权垄断
C.生产发展削弱宗教权威D.贵族政治取代原始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有关夏朝的部分史料。下述材料表明(     
史料出处
自馬至樂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竹书纪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国语》
A.夏的存在有一定历史依据B.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C.夏朝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D.桀的暴政导致了夏朝灭亡
2023-08-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作为文化上的南北分界被完全确立,淮河流域成为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的舞台,在其西北部,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材料表明(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交流B.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
C.淮河成为中华文化中心D.夏朝国家结构较为严密
2023-03-26更新 | 406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