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某处文化遗存被誉为“我国稻作农业起源考古的第一座里程碑”“重现了7000年前的江南水乡”。该遗址是(     
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2024-01-30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为促进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截止2022年初,国家文物局已经先后评选出了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下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的是(     
A.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B.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C.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D.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坊。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
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
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
2022-05-10更新 | 804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猪。此陶猪体态肥胖,腹部下垂,四脚较短,前躯和后躯的比例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此外,在河姆渡遗址内,破碎的猪骨和牙齿随处可见,有些陶器上也绘有猪纹。据此可知(     
A.中国南方率先开始驯化和饲养猪B.河姆渡先民可能已产生审美意识
C.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D.制陶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手工业
2022-07-25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按照中国文明孕育发展情况,描绘出中国文化地理分区示意图,其中对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文化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A.以粟和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B.孕育了大汶口和龙山文化
C.发现我国最早的人类遗址
D.是我国儒道文化的发源地
2022-03-16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位于
A.辽河上游B.黄河中下游C.长江中下游D.珠江流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学家顾颉刚指出,陶器,是古代工业上最早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的制作也随之发展,彩陶时代、黑陶时代和白陶时代,表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以下选项最符合黑陶时代历史特征的是(     

A.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B.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
C.主要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9 . 考古发掘的文物是研究史前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标本 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
A.反映了古代游牧经济的发展状况
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业耕作技术水平的直接证据
D.折射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
2022-06-21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北京周口店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B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精致的石制农具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

C

殷墟遗址出土了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

夏朝时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D

河南辉县出土了战国铁犁铧

春秋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

A.AB.BC.CD.D
2022-08-16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