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2023-12-05更新 | 46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材料二


   
(1)阅读原始社会两个分布图,指出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代表遗存、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代表遗存。
(2)结合示意图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023-11-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A.多元一体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
C.兼容并蓄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
4 .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将中国早期文明划分为六个区域:陕豫晋邻境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为主轴的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具有
A.统一性B.连续性C.开放性D.多源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