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三星堆考古发掘实务中,考古学家们使用了小型直升机携带摄影设备和短波雷达设备,通过采集遗址各项数据,经过分析能够精确地反映出遗址地表形态。与此同时,利用红外线摄影设备进一步扫描地表下的底层构造,通过建模呈现出地下4米左右的遗址结构。这可用来说明(     
A.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并行不悖B.科学技术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容
C.科技手段助推考古工作新发展D.科技手段以全面复原文物为目标
2024-05-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林华东先生统计,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种至少有61种之多,按其功用可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良渚文化呈现早期国家特征B.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私有制
C.原始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D.良渚文明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2024-03-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栗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南方粮食种植比北方发达,且早于北方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种植,南北地域特色明显
③南北地域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是世界古代农业种植的发祥地之一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2023-03-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夏商周三代因治水而导致的黄河改道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时间(距今)路线中原地区文化区代表海岱地区文化区代表
6500-4600年由河北平原入渤海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4600-4000年由淮北平原入黄海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4000-2220年由河北平原入渤海商周青铜文化商周青铜文化
A.中原地区开始成为早期文明中心B.洪水治理促进早期文明发展
C.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地理环境改造D.部落联盟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工具类别数量性别
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
纺轮117
石斧30
石锛60
石凿140
石刀40
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
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