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3-12-14更新 | 59次组卷 | 5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东盟黄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经过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据此可知(     
A.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较早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中华文明的多元化特点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长江下游发掘的良渚古城遗址中心是宫殿区,向外分别是内城和外城,堆筑高度亦逐次降低;外围郊区达到100平方公里,有发达的水路交通和大型水利系统。据此可推知(     
A.良渚城市功能完备有统一规划B.良渚已经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C.良渚已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制度D.良渚的农业和手工业很发达
2022-10-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梧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遗址中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四川三屋堆遗址也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 以上现象说明当时
A.南北文化区交流频繁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D.商朝文化影响扩大
2022-09-10更新 | 43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6 . 近年,百色市右江区新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地表采集到较多的石制品,种类有砍砸器、石锛、凹刃石凿、研磨器、石砧、砺石和斧锛类残件等,另还发现有饰粗绳纹的红色夹砂陶片。此考古发现(     
A.证明百色市新石器时代发展遥遥领先
B.标志着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C.充实了百色市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材料
D.说明了原始农业的普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墓葬、房址等遗存,其中多数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数量悬殊,少者仅一两件,多者百件以上。这表明当时(     
A.早期奴隶制国家产生B.阶级对抗尖锐
C.男性处于统治地位D.贫富分化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9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又上新,出土于3号祭祀坑的神树纹玉琮外形绝美,年代大致为晚商。专家推断该琮是齐家文化(黄河上游)风格,又受良渚文化的影响。这说明
A.玉器制造工艺精湛B.专家借助科技推断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中原文化影响巨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是出土于广西隆安县大龙潭遗址的楔形双肩大石铲,它棱角分明、体型对称规整、打磨光洁。由此可知,该文物所属的时代是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2022-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华文明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B.具有继承性
C.具有多源和共融的特征D.具有相似性
2021-12-20更新 | 431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