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均盛行拔牙风俗——用硬物反复敲打牙齿使齿根折断,然后拔除。并且不论性别和年代早晚,普遍流行的是拔除一对上颌侧门齿。这反映出当时(     
A.审美追求和情趣的紧密结合B.南北文化交流呈现活跃态势
C.原始宗教影响人们生活习俗D.古代医学获得重大技术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杭州良诸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琮(如图),在其后全国多个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不少造型风格类似的玉琮,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琮其造型和纹饰都与良渚玉琮高度一致。这表明
A.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B.金沙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C.早期中华文明存在一定联系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3 . 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
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
2020-12-06更新 | 627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019-11-02更新 | 77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广西顶螺山贝丘遗址,以各种水生动物遗骸为主要堆积物并包含大量的陆生动物骨骸;有相同类型的器物组合,还有磨制石器、蚌器、骨器等,蚌器有蚌刀、蚌铲等。这反映出当时顶螺山地区(     
A.盛行渔猎生产模式B.民众社会生活丰富
C.小农经济得到发展D.部族同的冲突不断
2024-05-13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南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据考古专家推算,良渚古城城垣、外城以及水坝坝体,再加莫角山高台的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若按每天出工1000人,则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此外,还需要更多人提供后勤保障。良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       
A.国家动员能力增强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奴隶制度逐渐形成D.金属工具的使用
2024-03-3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考古发现,从大约5700年前开始,陕西省华县泉护村、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山村等遗址的村落群中出现了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还有规格很高的特殊建筑物。由此可知,中心聚落的出现(       
A.表明早期国家已初具雏形B.说明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
C.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凸显史前中原文化的先进性
2024-04-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良渚文化遗存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玉器种类丰富和制作精美。这些玉器,一般出现在大型墓葬中,中型及小型墓葬中则很少见到。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成员的地位发生分化B.社会分工得到发展
C.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D.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9 . 图1、图2分别为新石器时期浙江良渚古城(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商朝河南偃师古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400年)的都城规划布局图。图示的都城布局反映早期文明(     

A.借助空间秩序凸显权力B.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C.都城辐射范围较为广泛D.宫城建筑技术一脉相承
2024-03-06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4届高三3月份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同时,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和家畜饲养业。这表明此时(       
A.农业作物种植出现交流B.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
C.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