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石峁古城(见如图),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史前城址。皇城台是四周砌筑层阶状护坡的台城;内城以皇城台为中心,沿山势砌筑石墙;外城是一道不规则的弧形石墙。据此可以判定,石峁文化时期(     
A.陕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心B.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已确立D.城市发展呈现制度化与统一化
2 . 经研究发现,在距今约6000年的邳州大墩子遗址发掘的近80座墓中,有的墓用狗或陶狗,整猪或猪头随葬,还有一些墓随葬龟甲,随葬品数量不一,有的达60余件,部分在10件以下,也有的无物。据此判断,当时该地(     
A.宗法制度初步形成B.阶层间流动日益频繁
C.阶级分化趋势明显D.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4 . 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至今,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据此可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已经掌握了夯土建城技术B.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C.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5807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187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陶寺中期遗址发现了储藏用的窖穴群和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其中,有一座大墓长5米、宽3.6米,随葬装有漆木柄的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在墓穴的附近,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观象台,可以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据此推知(     
A.文明产生具有多元特征B.公共权力机构的成熟
C.国家初始形态逐步具备D.旧石器文化较为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的非正常死亡遗骸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     
A.阶级分化和斗争加速国家出现B.城市是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
C.中国华北地区最早出现了国家D.当时中国南北联系日益加强
2023-05-19更新 | 58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城市规划合理C.社会分工已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