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史前文化具有土著性特点,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而河姆渡文化以稻为主要栽培作物,养蚕缫丝技术较为先进。这主要是由于(     
A.生活饮食习惯的迥异B.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D.历史发展程度的区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山西陶寺遗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这(     
A.说明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证据
C.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D.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规制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     
A.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B.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D.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陶寺中期遗址发现了储藏用的窖穴群和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其中,有一座大墓长5米、宽3.6米,随葬装有漆木柄的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在墓穴的附近,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观象台,可以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据此推知(     
A.文明产生具有多元特征B.公共权力机构的成熟
C.国家初始形态逐步具备D.旧石器文化较为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遗迹中,部分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斧钺以及用于祭祀的琮、璧等。陶寺遗址中,大型墓葬只占1%;中等墓葬占10%左右;小型墓葬则占有80%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较严重B.王权与神权已经紧密结合
C.出现了较明显的社会分化D.阶级矛盾与对立十分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君主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C.重视农业与手工业的管理D.反映了仰韶文化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距今53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有可能形成了一个交流互动圈,都有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该材料表明(     
A.中华的各区域文明之间都有过直接联系
B.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C.文明互动丰富了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世界
D.中华文化逐渐显现出了相近的文化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仰韶文化濮阳西水坡遗存、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以及西周何尊铭文中都发现了“天下之中”的理念,只是“中”由原来的南北居中,发展为东西南北的四方之“中”,从而使“居中而治”不再限于同族内部。这反映了(     
A.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B.中华文明的扩展
C.早期国家的雏形显现D.“家天下”的形成
2024-03-21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和祭祀用的丝绸。而对新发现坑中的73份碳屑样品进行碳14年代检测,初步判定其中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A.反映出当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B.体现出社会等级分化初步显现
C.说明考古发掘就能还原真实历史D.丰富了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
10 . 距今约1.32万年的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出土遗物1000余件,火塘3处。这些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还有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其中陶片有穿孔痕迹,穿孔内壁较平整,蚌器上也见有规整的穿孔痕迹。该遗址的发现(     
A.为研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佐证
B.表明当时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C.实证了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准确时间
D.印证渔猎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