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距今约60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该遗址发掘出土玉器、边角料和玉料等1100余件、石器500余件,玉石器技术有切割、打磨、镂雕、钻孔、抛光等,其中玉龙(见如图)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些玉石器(     

A.代表了世界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B.反映出不同区域文明的密切交流
C.标志着国家初始形态的基本具备D.为研究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
2024-04-11更新 | 41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时间遗址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墓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3 . 如图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考古分布图,不同地域分布着红山、仰韶、大汶口、屈家岭、良渚等文化遗存。该图展现了(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B.南北文明各自孤立的发展
C.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D.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2023-11-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考古研究表明,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如下图中的玉琮象征神权,玉钺象征军权等。玉礼器的制作使用表明良渚社会
A.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B.出现农耕和定居生活
C.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D.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2022-05-31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023-03-12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