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在陕西省临潼县临河东岸的一块低地上出土了一古文明聚落遗址,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别具风格,并发现600多座墓,死者大多头向西,普遍有数量不多的随葬品。据此可知该聚落(     
①位于黄河中游 ②精美的陶器被称为“蛋壳陶”
③尚未实现贫富分化 ④正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3-11-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河北南庄头遗址中,发现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镞、木炭、陶片、家猪和狗的骨头等,有加工粮食、烧烤、煮食、敲骨吸髓等日常行为迹象。此外还有两处红烧土堆,其中一处含10余片陶片。这说明,南庄头遗址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B.手工业已成为独立部门
C.生活环境趋于稳定D.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
2023-10-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发表《中华文明的新曙光》,对中华文明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过去认为中国只有商周以后的4000年文明史,但牛河梁坛、神庙、冢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就已经产生了较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把中华文明史扩展到5000年。据此可知(       
A.“敬天保民”的思想已经形成B.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C.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D.标志着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
2024-05-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有学者认为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已具备早期国家的一些功能。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民间传说陶寺遗址即为尧都遗存B.该遗址底层存在的居民墓葬达一千余座
C.在此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区D.《尚书·尧典》记载的尧派羲叔居之南交
2023-11-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6000年前后,地处今河南新郑一带的裴李岗文化,今渭河流域的白家文化,今山东临淄的后李文化,都开始出现共同葬俗、排列有序的族葬墓地,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神崇拜开始出现B.现实社会秩序显著强化
C.中国各地实现一体化D.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2024-05-2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张家口市尚义县四台遗址出土陶器上,压印纹饰中的类“之”字纹、网格纹、窝点纹、编织纹等文化因素,在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哈民文化、太行山东麓北福地一期文化中,均得到延续和发展,可能是“之”字纹等纹饰的源头之一。由此说明(     
A.该区域文化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强B.该区域草原文明发达
C.该区域和西辽河流域文化同源D.该区域制陶工艺较其他区域先进
2024-02-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河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中,随葬石斧、石铲和石镰之类生产工具的墓主多为男性,而随葬石磨盘、石磨棒之类生活工具的墓主则多为女性。由此可知,当时(       
A.父系氏族社会形成B.社会劳动分工出现
C.贫富差距已经凸显D.男耕女织生产盛行
2024-05-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磁山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武安县治河北岸的台地上,C14测定约公元前6000-前5600年间。在遗址中发现的80个窖穴中存有腐朽粟的堆积,有的厚达2米以上,同时出土的还有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猪、狗、鸡和鹿、鱼、蚌、鸟类的遗骸,还有碳化的果实榛子、胡桃等。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地(       
A.逐渐进入父系氏族社会B.生产方式多元并存
C.产生了最初的华夏文明D.处于打制石器时期
昨日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据考古发现,山东泗水龙山文化墓地的65座墓葬中,仅1座两梆一棺墓,随葬陶器有鼎、罐、甋、鬶、蛋壳陶杯等130件。中型墓24座,只有一棺,无椁,随葬器物有陶冥器鼎、蛋壳陶杯、豆、杯等25件。小型墓,无棺椁。这可用于印证该时期(       
A.墓葬的等级由生产能力决定B.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公共权力呈现不断加强趋势D.已出现阶级分化的现象
2024-04-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10 . 湖北屈家岭文化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出土了大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高圈足杯的腹壁在晚期出现了绳纹装饰;缸体在中期出现刻花纹和弦纹;陶罐在中期出现弦纹,在后期甚至出现旋纹或双鱼旋纹彩绘。这反映出该地先民(     
A.生产技术的进步B.生活水平的改善
C.审美观念的增强D.粮食产量的提高
2024-05-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