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山西临汾的陶寺古城遗址总面积约有280万平方米,城址中发现有大型宫殿建筑、以观象授时为主并兼有祭祀功能的礼仪建筑、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大型仓储和下层贵族居住区等。这反映出该遗址(     
A.具有了初步的国家形态B.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C.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代表黄河流域文明最高水平
2 .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
C.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D.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一书中的良渚古城考古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
C.可以佐证新石器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表明早期中国已具备较完善的国家形态
2024-03-29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距今9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中期,耕作制度由最初的生荒耕作制向熟荒耕作制过渡,即由砍倒烧光、刀耕火种、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转向利用石铲(石耜)、石锄进行土地加工,连种若干年、撂荒若干年的熟荒耕作。这一转变(       
A.巩固了小农经济地位B.表明原始的农耕出现
C.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D.保证了人力资源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鹳鱼石斧彩陶缸”,出土于黄河中游,距今约6000年,在2003年它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永不可出境展出的67件文物之首。该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A.龙山文化B.大汶口文化
C.二里头文化D.仰韶文化
2024-03-09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育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学发现说明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生产工具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晚期发展阶段的农耕工具主要包括:屈家岭文化中少量的穿孔石斧、穿孔石铲,良渚文化中的磨制精细的三角形犁形器、石锛、石锄等。这反映了
A.中国史前稻作文化晚期处于新石器时代
B.中国史前稻作遗址基本分布在黄河流域
C.屈家岭文化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活动
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
2022-05-24更新 | 47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李成历史研究室2021-2022学年高二7月学员学科素养竞赛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现的拥有石磨盘、石磨棒(如图所示是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90余处,其中只有石磨盘的有20处,只有石磨棒的有18处,盘棒同时发现的有52处。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磨制石器开始取代打制石器
C.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原始手工业已成独立的部门
2023-05-20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为某学者根据中国文明孕育展情况,绘制出的中国文化地理分区示意图。这表明,中华文明

A.源头的多元性B.多元一体发展模式
C.注重文化认同D.优于其他地区文明
2022-05-31更新 | 45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甘肃南佐遗址距今5100年左右,该遗址核心区是内外环壕围成的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聚落遗存,中部有9座大型夯土台,中央有面积达上万平方米的带有夯土围墙和护城河的宫城区(如下图)。这可用于研究该时期(     

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
C.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D.游牧部落的典型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地区为釜文化圈,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为三足器文化圈,燕山南北地区为筒形罐文化圈。西辽河流域房屋成排分布,河姆渡文化为长排干栏式房屋。半坡类型晚期盛行合葬,马家浜文化密集聚族而葬。这反映出该时期(     
A.中华文明呈现多元特征B.阶级分化现象日趋凸显
C.华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D.中原地区文明优势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