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长期以来史学界普遍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证明,从东北到华南的广大范围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都显露出文明的迹象。材料旨在强调
A.黄河并非我国文明的发祥地B.考古发掘有助于修正错误认知
C.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D.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2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2000—8000年,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这可以说明(       
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的起源地B.湖南先民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D.湖南的先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2024-04-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内蒙古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夫妻合葬墓群、代表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的中心聚落的大型祭祀建筑群、以玉雕龙为主的随葬玉器的积石冢等。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A.存在贫富分化现象B.形成原始审美意识
C.区域文明领先世界D.宗教信仰得到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距今5300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灿烂的文化之一,下面为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图。据下图可知,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A.分布较分散,根本无规律可言B.分布较密集,集中于太湖以东
C.分布范围广,受自然环境影响D.分布不规则,受文明程度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石峁古城(见如图),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史前城址。皇城台是四周砌筑层阶状护坡的台城;内城以皇城台为中心,沿山势砌筑石墙;外城是一道不规则的弧形石墙。据此可以判定,石峁文化时期(     
A.陕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心B.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已确立D.城市发展呈现制度化与统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人骨中的氮同位素含量可用于推断个体消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情况,氮同位素含量越高,肉食比重越大。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河南西坡遗址,研究人员发现,墓葬面积较大的墓主人体内氮同位素含量明显高于小墓墓主。这一现象表明(     
A.原始农业较为发达B.社会生产分工细致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家畜饲养规模扩大
2024-04-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7 . 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同时,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和家畜饲养业。这表明此时(     
A.体现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
B.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C.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D.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活动为远古人类的定居生活提供了条件
2024-0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小南山遗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此处发掘出土九千多年前的玉器200余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这表明(     
A.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B.中原文化在边疆地区得到普及
C.审美观念变化影响玉器工艺创新D.制玉技术最早出现于东北地区
2024-03-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牙璋是我国古代流行时间很长、分布面很广、形制特征鲜明的一种玉器。下图所示分别为龙山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牙璋。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呈现一脉相承特征
B.各地区文明发展齐头并进
C.中原地区首先进入文明阶段
D.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024-03-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省示范高中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南河浜遗址随葬品统计表。导致其差异的根源是(     

随葬品(件数)

中期墓葬(座)

晚期墓葬(座)

0件

9

0

1~5件

10

24

6~10件

0

18

11~20件

2

16

20件以上

2

3

A.阶级社会的形成B.社会贫富分化
C.早期国家的出现D.生产力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