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新石器时代的花瓣纹彩陶的流行范围,已经涵盖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各地区的花瓣纹彩陶又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整个文化区就像一朵由花心和多重花瓣组成的史前中国之花。这说明早期中国(     
A.文化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B.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地位
C.“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D.文明时代始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2024-03-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0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距今约6000—5000年,龙的形象分别出现于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由此形成了以龙的形象为代表的各地区在原始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性。这体现了(     
A.手工制作工艺的多元并立B.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成就D.中原文化的扩散与创新
4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的考古项目研究显示:从距今5500年开始,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存在一个交流互动圈,形成龙图腾和祖先崇拜,并出现彰显尊贵身份的礼制。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中华的各区域文明之间都有过直接联系B.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C.文明互动丰富了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生活D.中华文明呈现出来多元一体的文化特性
2024-0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双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早期考古学家总结出来“文明三要素”,即文字、金属、城市,一处遗址只要有这“三要素”存在,就可以证明是国家了。按照此标准,下列与良渚文明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佐证良渚时期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的是(     
A.遗址出土高等级的墓葬与玉制礼器
B.陶器上有600多种不同的刻画符号
C.发现动物骨头40余种,其中猪占80%且大部分为家养
D.发掘出人工堆筑营建的大型宫殿、古河道和四面城墙
6 . 下图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描述。这一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
2024-02-0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仰韶文化早期,通过采集获得的野生植物如藜属种子、菱角等是主要食物来源。从中期开始,农作物和家养动物成为主要食物来源。这说明当时(     
A.已经初具阶级社会特征B.处于新旧石器过渡时代
C.逐步进入定居农业阶段D.采集狩猎居于主导地位
2024-0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陶寺遗址早期城址总面积为56万平方米。考古发现,遗址内有宫城、外城、平民居住区和仓储区,有礼制建筑,其中还有6柄象征王权和军权的玉石列钺。这反映出陶寺遗址(     
A.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体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开始进入农耕文明D.已经出现了青铜文明
2024-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据考古学者研究发现:在龙山文化遗址上的稻谷数量和分布密度一度超过了粟类作物,在良渚文化的玉琮上出现了与大汶口文化相似的台形与日月形图案。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南北经济结构趋同D.区域文化融合共生
2024-02-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浙江余杭莫角山宫殿遗址的南部区域曾出土20多万斤碳化稻谷,其周边其它区域还曾出土玉璧、玉璜等大量玉器。该遗址应属于(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红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
2024-02-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