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记述出处
禹授益,而与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支”或作“友”“交”,即同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禹子启贤,天下属意。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
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白寿彝《上古时代》
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中国历代帝王》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取王位。《竹书纪年》
A.民主传统导致王位争斗B.部族战争助启夺位
C.启用暴力手段夺取王位D.启取代益最终登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
3 . 考古学视野下中华龙形象的起源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时代特征
仰韶时代以单一动物为原型的龙纹
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夏商时期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容鱼、虎、鹿、鸟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据表可知,中华龙形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A.体现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
B.表明先秦时期区域文明特色鲜明
C.反映中华民族图腾意识的不断强化
D.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3-05-07更新 | 462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这些现象(     
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
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
2023-04-23更新 | 94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屇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传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传说与历史信息解读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传说历史信息解读
A黄帝和炎帝结成同盟,被尊为华夏始祖中原早期国家推行贵族寡头政治
B尧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开始形成
C禹会诸侯于会稽(浙江绍兴,一说江苏句容)夏朝疆域已延伸至长江以南
D启征讨反对势力时称自己“共(恭)行天之罚”早期王权统治借助于神权
A.AB.BC.CD.D
2023-04-20更新 | 69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夏文化遗址里,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组合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中,酒器比较多。此外,还出土成批制作水平较高的玉器以及石磬一类的乐器。这反映了当时(     
A.文明呈现地域特征B.生产工具注重实用性
C.生产力进一步发展D.陶瓷技术有明显进步
2023-04-14更新 | 59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古代文献对“万邦”时代的相关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万邦”时代(     
记载出处
(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天下篇》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
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战国策·齐策四》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
蛮夷,五在中国
《史记·封禅书》
A.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D.出现了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直接控制范围在方圆200公里内。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兴盛期,具其文化风格的陶酒器(孟、鬻、爵、觚)分布的情况。据此可知在当时(     

A.大一统秩序已建立B.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
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D.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
2023-02-22更新 | 975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二里头遗址平面布局示意图,由此可知该遗址(     
A.可用于研究礼乐制度的产生B.可印证最早国家形态的出现
C.体现了阶级出现明显的分化D.证明了青铜器制造业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