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如表是商代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农作物次数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商朝(     
农作物名称麦(含米、麦)
次数442121161
A.重视对农业的管理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神权保障农业生产D.农事活动有序运行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所示为先秦部分文献记载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先秦时期(     
经济活动出处
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桌氏为量,段氏为傅器桃氏为刃。《周礼·考工记)
百工之事,国不可耕且为也。孟子·滕文公上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建,也,胸,冶,串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中
A.职业选择取决于姓氏B.手工业分工较为细密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D.工艺传承具有开放性
3 . 《诗经》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黍稷稻聚,农夫之庆”“漉池北流,浸彼稻田”。当时最重要的产粮区位于(     
A.关中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
C.江淮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
2024-04-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的记载,耕垦方面,有“王大令众人曰:脅田(集体耕作)其受年?十一月”;种植方面,有“贞:惟小臣令众(奴隶),黍(种黍),一月”;畜牧方面,有“获刍(割草),七月”等。材料表明当时(     
A.小农经济积累了丰富经验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重视D.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024-04-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朝和西周的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用玉石、石头、骨头等材料制成的仿制贝。这些仿制贝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作装饰品,如玉贝、骨贝等,绝大部分被用作货贝的替代品。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
C.中央集权有待进一步加强D.社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6 . 《尚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由于缺乏论证,关于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千百年来,史学界多有纷争。近年,碳14测年专家用西周初年遗存中的炭样,给出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1976年陕西出土了利簋(如图),天文学家依据其铭文,参照《国语·周语下》的天象记录,计算出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这一时间的最终确认充分运用了(     

A.大胆假设法B.以史证史法C.二重证据法D.多重证据法
7 . 《诗经》中《卷耳》、《采薇》等篇描述了西周时期妇女们采集荇菜、卷耳、野麦、野桃、野李等的情景与心情;在《野有死磨》、《兔爰》等篇中记述了西周时期猎人们捕获獐、鹿、雉、鹑、兔、獾,渔夫们设网捕获鳣、鲔等的情况。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仍存在着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B.农畜牧业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形态
C.农畜牧业的出现促进文化传播D.人们怀念原始社会集体劳作的快乐
8 . 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农业文明影响扩大
C.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024-03-22更新 | 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是否“有雨”,卜辞的“田”字中间的横竖笔画往往不止一道,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这表明当时(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D.铁犁牛耕得到应用
2024-03-20更新 | 49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周厉王时有两件铜器,一个是鬲攸从鼎,另一个是鬲从盨。前者叙述鬲攸从分田地给攸卫牧,而攸卫牧没给报酬,遂成讼事;后者叙述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结果都顺利成交。这一记载说明(     
A.诸侯权威遭到挑战B.分封体制瓦解C.社会秩序动荡不安D.井田制度松动
2024-03-16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