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

(1)宗法制的实质是什么?宗法制有什么历史作用?
(2)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什么关系?
(3)由上面两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019-08-10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练习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概括材料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族贵族带着商的遗民去往一个新的地方,再与当地的土著上层结合,形成了一种“三结合”的人口再编组,从而有利于不同族群的结合。西周崇尚礼制,它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据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许倬云《西周史》组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西周政治统治加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制建设的重大意义。
2020-06-0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晋国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少,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   “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请完成:
(1)西周王朝是怎样对地方进行管理的?
(2)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有关对地方进行的管理,西周与商的制度有何不同?
2019-08-1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练习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并概括材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技能,概括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或直接提取材料所表达的本质信息。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的主要对象、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影响。
2019-11-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