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分文明交流
2024-04-29更新 | 106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商王朝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对此认同,而在王畿之外,却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商朝政权统治的动摇B.华夷之辨理念已深入人心
C.各方国之间缺乏交流D.内外服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3-12-14更新 | 55次组卷 | 5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     
A.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土地B.臣民可通过买卖获得土地
C.根源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D.以青铜工具作为主要农具
2023-12-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1万多处,各地均可建立起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到晚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     
A.早期文明成果领先世界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D.各地区发展水平相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新石器时代的花瓣纹彩陶的流行范围,已经涵盖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各地区的花瓣纹彩陶又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整个文化区就像一朵由花心和多重花瓣组成的史前中国之花。这说明早期中国(       
A.“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B.文化呈一体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
C.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地位D.文明时代始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2023-11-01更新 | 302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尧舜之都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出的圭尺和玉琮游标,构成了完整的“中”(西周以前对圭尺的称谓),它用于测晷影制定历法以及测量天文大地。帝尧禅位给舜时便叮嘱:“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圭尺)”。这表明陶寺时期(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农业发达推动了手工业进步
C.已出现社会等级分化D.人类开始走向农耕定居生活
2023-10-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下列器物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有(     
A.   龙山黑陶B.   良渚玉琮
C.   红山女神D.   青铜布币
2023-10-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