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半的人口食用稻米,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如果我国要拍摄关于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文化遗址D.仰韶文化遗址
2022-09-12更新 | 1378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佳诚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①仰韶文化       ②红山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良渚文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2022-08-11更新 | 1495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石器时代,我国各处的农业村落都已具相当规模,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各地。下列文化遗存,位于图中所示“中原文化区”的是(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
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
2022-08-10更新 | 1455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前期墓葬中的高级玉器大多集中在太湖以南的反山墓地,后期则集中在太湖以北的寺墩墓地,特别是后期的寺墩墓地3号墓出土了33件大型玉琮,同时期其他墓葬中则只有1~3件玉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已有了
A.严格的等级秩序B.发达的手工制造C.尖锐的阶级对立D.明显的贫富分化
2022-05-27更新 | 633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李成历史研究室2021-2022学年高二7月学员学科素养竞赛测试历史试题
6 . 通过观察图1到图2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旧石器时代文明发展程度较低B.新石器时代农耕经济极为发达
C.中华文明起源呈螺旋上升趋势D.中华文明发展呈多元一体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坊。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
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
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
2022-05-10更新 | 804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各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B.②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③处居民最早种植小麦,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D.④处居民的大多数居住形式为穴居,主要饲养猪和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考古的发轫点,就是距今7000—5000年且延续时间长达2300年之久的某一文化遗存的重大发现。此文化处于原始锄耕农业阶段,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也正是在这里,考古学家揭示了史前华夏的人文之光,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据此推断,此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10 . 以下关于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表述中,错误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是大汶口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B.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C.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D.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的石器作为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