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的彩陶中可见少量写实性画面,其中《鹳鱼石斧图》(示意图如下)最为典型。有考古学家认为这幅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鹳衔鱼和石斧这两类不相干的事象一并画在专门为装殓成人尸骨的陶缸(棺)上。由这一疑问可以推断,此画反映了(     

A.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成就B.渔猎是当地主要生产方式
C.原始绘画艺术的集大成D.仰韶文化诞生了早期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下图),指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1-04更新 | 47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原始农业对象、门类、部门、类型关系图。与原始稻作农业和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相比,原始游牧农业类型结构组合比较单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北地区民族交融程度低B.西北地区水土资源匮乏
C.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差异D.畜牧业长期占主导地位
4 . 姜寨聚落周围是垛沟,良渚古城周围是城墙。对比分析下面两图,从防御的角度看,良渚古城城墙的构建说明(     
A.国家已经产生B.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C.初始文明出现D.部落纷争已经出现
5 . 观察如下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出现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原始人群时代D.“万邦”时代
2022-12-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该图表明
A.中国考古发掘技术领先世界B.长江流域文明发祥早于黄河流域
C.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D.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基本形成
7 . 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有一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A.基本集中于江南地区B.黄河文化是唯一的代表
C.分布零散,彼此孤立D.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022-1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一中、枣阳一中等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我国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以下六大板块。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得知(     
A.山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当时各地区文明之间没有交流
C.中华文明受到西亚文明影响D.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2022-11-08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问津联合体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某大河流域进入良渚文化时期,该文化遗存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这个文化遗存大致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10-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