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2 . 下图是一次文化遗产日研讨会的宣传图,与此直接相关的文化遗址是
A.仰韶文化遗址B.红山文化遗址
C.龙山文化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
2021-06-08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此后,考古学家们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文化遗存(见下图)。这些文化遗存所处年代 (  )
A.开始种植水稻和粟B.母系氏族社会出现
C.出现了河姆渡文化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1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其中,河姆渡文化以种植水稻和制作黑陶为特征
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种植粟为特征;其它文化也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A.多元性B.统一性C.先进性D.延续性
5 . 下图是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手工业分工较细密B.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C.小农经济得到发展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传说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如下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A.山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最早发源地B.先民有较为丰富的娱乐生活
C.炎黄二帝推动了中国古代生产发展D.手工生产技术在当时已出现
2021-02-02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有1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A.早期人类的单一性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D.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2020-01-21更新 | 52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为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2019年)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10 . 遗迹遗物为研究古代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物证。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位于河南省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出土大批器物,其中的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条型石铲、陶壶、三足陶钵、筒形罐,还出土了陶塑猪、羊等原始艺术品。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甘肃临夏大何庄遗址发现七座房基,随葬陶罐中还保存着小半罐被火烧焦的粟粒,出土大量石制、骨制、角制工具,还有陶制纺轮56件,并发现铜匕一件。家畜已能鉴别出猪、牛、羊三种。
材料二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稻穗纹陶盆(见下图)……一株稳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

结合所学,提炼上述考古发现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状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