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原始社会看起来简单,它的变化却是多层的,体现在区域分布,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管理多方面,每个阶段却有不同,从姜寨聚落遗址到良渚文化遗址反映了 (     
①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变化   ②从事采集和渔猎到刀耕火种的转变   ③从氏族成员平等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转变   ④从氏族组织到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转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遗址中发现有墓地和祭坛,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以各种玉器为主,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同时也发现了大型城址,城墙环绕古城四周且外围还有类似于护城河的水沟。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出现了明显阶级分化B.奴隶制经济走向繁荣
C.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D.最早出现了社会分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掘显示,在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大墓中,有棺椁,也有随葬品且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等。这说明当时(     
A.阶级社会已经产生B.出现财产私有现象
C.掌握陶器制作技术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22-23高一上·浙江嘉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的渔猎石器        ②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器          ③仰韶文化出土的彩绘陶器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2023-10-0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B.种植玉米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D.建有祭坛与神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陕西省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下列项中,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正确的是(     
A.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鼎盛时期B.基本具备了初始国家的形态
C.呈现出原始人群的典型特征D.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考古学的成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     
A.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C.云南元谋的元谋人遗址D.浙江杭州的良渚遗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次在浙江良渚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良渚文化。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2019年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关于良渚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B.社会贫富分化尚未出现
C.以“蛋壳陶”为代表器物D.出现大的祭坛和神庙
9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有一座女神庙,其周围分布着许多积石冢和祭坛。积石冢用石头砌成,或长方形或圆形,中间有较大的石椁,随葬品以玉器为主。数个积石冢构成一个墓群。积石冢以祭坛为中心,规模宏大,当时为部落或族群共同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的地方。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①权力神圣化②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③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④社会阶级阶层分化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2023-07-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6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该遗址是长江下游人类早期遗址之一,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陶器和丝织品残片。考古发现了古城城墙、祭坛和神庙,墓葬出现了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它是(     
A.大汶口文化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C.龙山文化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
2023-06-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