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学者在吉林双塔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蚌壳以及哺乳动物、鸟类、鱼类骨骼;其中石器类型主要为刮削器、尖状器等,石铲、锄等工具尚未发现;出土的骨器也多为骨锥、骨镞等。这些发现可说明,当地远古文明(     
A.畜牧养殖业较发达B.以渔猎采集为主业
C.处于龙山文化时代D.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是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重要代表。彩陶在当时大范围的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 该彩陶可反映当时(     

A.农业与手工业分离B.生产力有一定的进步
C.彩绘技术领先世界D.艺术真实地反映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2021年“考古中国”报道,考古人员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 700年至 4 500年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其既有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又有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这些发现可佐证,此时期(       )
A.浙江地区最早培植出了水稻B.文字创造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C.社会活动已呈现较强组织力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4 . 距今1万年前,中国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走出洞穴开始村落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使用陶器B.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C.开始学会用火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考古研究发现,在比良渚文化更晚的二里头、殷墟等许多夏商时代的遗址中,也都发现了源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玉器。良渚式的玉琮和玉锥形器等还发现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以及成都金沙等商周时代的遗址中。这主要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星罗棋布B.源远流长C.多元一体D.生生不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