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一份考古报告指出:雷厝(云林麦寮)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有史前陶片、青花瓷片、硬陶、瓦片、玛瑙珠、铁器、丰富的海贝,及鹿、羊、牛、猪等兽骨,而以鹿骨最多。遗址年代约距今540-340年间,推测应属猫儿干文化。学者根据文物内容,推断这个文化已与中国有交流,支持学者看法的主要依据应是(     
A.铁器、海贝B.鹿骨最多C.青花瓷片、硬陶D.瓦片、玛瑙珠
2024-05-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Lambda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种植粮食作物。仰韶文化的先民们种植的是(     
A.水稻B.粟C.苜蓿D.甘薯
2024-05-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南稻北粟”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布局。但是,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显示,历史上稻、粟作物的种植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有一个双方重叠的混作区。这个区域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晚期基本形成。该研究表明,新石器时期我国(     
A.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水稻B.粮食品种呈现南北交流的趋势
C.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体系形成D.产品交换推动贫富分化的出现
2024-05-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考古发现,稻米在仰韶晚期遗址中的数量明显增多(新街遗址出土802粒,庙底沟遗址出土648粒等),在新街遗址中还发现了稻旱混作的新兴农业生产模式。这表明(     
A.水稻是仰韶文化的主要栽培作物B.稻麦复种制已在中原地区普及
C.中原地区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增强D.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2024-05-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经考古发掘,某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发现了黑陶。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4-05-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2023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可能出现的展品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7500—9000年,有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分,经测试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音阶,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据此可知(     
A.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笛类乐器B.笛类乐器在中国最早诞生
C.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中原地区已出现礼乐制度
2024-05-12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严文明在《考古是科学也是艺术》一文中叙述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历程。下列所摘内容,按认识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1959年,夏鼐首先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
②良渚古城的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③梁思永首先把以黑陶为特征的良渚遗存划归龙山文化的杭州湾区
④超大型水利工程等的发现,一个东方古国的雄伟面貌便呈现在世人面前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2024-05-1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对复原中国古代阶级、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此推断,该评价最有可能针对(     
A.兴隆洼遗址B.陶寺遗址C.仰韶文化遗址D.二里头遗址
2024-05-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石家河遗址,距今约6000到4000年,其核心区域遗址有40余处,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跨度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群。在位于石家河古城中心的三房湾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厚胎红陶杯残件: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出土的240余件玉器类型丰富、造型奇特,表面有精美的线刻图案、复杂的透雕和细如针尖的钻孔。由此可知,该聚落遗址群(     
A.居民种植水稻,学会养蚕缫丝B.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C.社会分工细化有发达的手工业D.氏族间联络紧密形成部落联盟
2024-05-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