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2019-01-04更新 | 107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城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
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
A.“利出于地”、“名出于战”B.“兼相爱、交相利”
C.“非攻”、“尚贤”、“尚同”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墨子认为不能只对贵族讲“仁”,对“小人”(平民、奴隶)也应该讲“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仁”。这一思想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B.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
C.体现了讲求功利的精神D.继承了孟子的“仁政”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墨子反对诸侯国互相侵伐,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由此可知墨家
A.主张平均分配社会财富B.渴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
C.主张立法缓和社会矛盾D.代表了百家争鸣最高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2016-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年陕西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的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C.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D.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墨家认为,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民众财富和精力。这种思想的根源是
A.墨家主张节俭
B.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C.儒家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D.儒家思想代表统治阶级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