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83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6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023-01-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15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郡县制首倡者
2022-10-26更新 | 201次组卷 | 38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直升创新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有(     
A.从禅让到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礼治到法治D.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2022-10-09更新 | 129次组卷 | 7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022-07-16更新 | 428次组卷 | 62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第七十届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代设郡,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置县,县视其大小置“令”或“长”。秦朝的郡守、县令(长)(     
A.相互独立且牵制B.由皇帝直接任免
C.经地方推荐产生D.有封地可以世袭
2022-07-01更新 | 111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统一后,平民的流动性进一步扩展到政府的结构,一种更理性化的国家管理组织结构得以建立。”这一国家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
A.反映了“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B.体现了秦朝中央官制变动较频繁
C.促使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地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1)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推行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政治制度,较之材料一的制度有何进步性。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帝国结构”的主要表现。
2022-02-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中国郡县制的史书中,找到了“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赢)政代立为秦王……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邹,置南郡矣”等资料。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郡县制在秦国已占主导地位B.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统一后采用郡县制度D.商鞅变法普遍推行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