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53次组卷 | 9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时期,多位皇帝登基时皆为幼童,控制皇帝的宦官和外戚事实上主宰了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起兵争夺天下的地方军阀往往也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东汉
A.君主专制制度存在弊端B.制度赋予皇帝的权力较小
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崩溃D.郡国并行的危害并未根除
2022-05-18更新 | 539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020-01-10更新 | 741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刘秀建汉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2019-10-17更新 | 1081次组卷 | 6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A.外戚宦官专权
B.地方豪强并起
C.军阀割据混战
D.黄巾起义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汉代行政系统中,权力由丞相转移至大司马大将军,最后再集中于尚书台。这种改变使
A.行政职能日趋繁琐
B.尚书台成为决策机构
C.专制皇权得以加强
D.丞相权力被逐步分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史载,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奏劾贪污的守令,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党羽,被桓帝罚作左校(左校掌左工徒)。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表示愿意“黥首系趾,代穆校作”,因此,桓帝不得不赦免朱穆。这表明(       
A.官方儒学提升了儒生地位B.宦官参政加剧政治黑暗
C.太学清议有利于政治清明D.协商议政净化官场风气
2024-05-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