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史载:从公元105年到公元146年,东汉社会基本安定,但人口却从5300万减至4700万。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B.豪强隐匿C.疆域变更D.匈奴侵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魏书》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后汉书·汉献帝本纪》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部。时操军兼有饥疫,死者大半。……引军北还。《资治通鉴·汉纪》
A.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
B.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
C.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
D.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正月命女红趣织布
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三月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六月命女红织缣缚
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
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
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中后期,宦官发动政变将外戚窦武、太尉陈蕃及其支持者诛杀、禁锢、罢官,事后汉灵帝还重责替受牵连者求情之人,史称“党锢之祸”。这一事件的发生反映了
A.专制皇权膨胀扩张
B.母系宗族观念势微
C.宦官掌握真正权力
D.官僚集团争夺权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A.地主田庄自给自足
B.不注重保护环境
C.士族制度十分腐朽
D.农业商品化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时期,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进行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
A.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破产
B.形成的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
C.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
D.是庄园先进生产方式对广大农民吸引的结果
2015·上海·高考真题
7 .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盛况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