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记载:“诸私为茵(卤),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主取五。”据此可知,当时(     
A.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B.盐铁专卖的政策已有所松动
C.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国计民生D.工商业者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2023-12-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初“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民间更是出现了“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的俗语。这反映了(     
A.汉初商人经营产业多样化B.汉初抑制工商政策的松动
C.西汉重农抑商政策的消亡D.“工商食官”格局逐步确立
2023-12-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B.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大
C.铁犁牛耕的发明与使用D.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
2023-06-08更新 | 17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长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4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一客观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严刑峻法B.对外扩张C.与民休息D.盐铁官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西汉王朝实施的政策是(     
A.盐铁官营B.释放奴婢C.休养生息D.改革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所反映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7 . 西汉政治词汇中,常看到“拨乱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西汉前期,起到“拨乱反正”作用的措施是
A.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诸侯王B.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C.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D.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2022-06-25更新 | 545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书》记载,西汉建立后,“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指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这种政策(     
A.有利于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体现了统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D.反映了汉初赋税沉重法律严苛
9 . 《隋书》记载:   “(汉高祖) 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 无改于秦。”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的措施是(       
A.“与民休息”政策B.“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D.刺史制
2022-06-27更新 | 516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在宽松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无为而治下经济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已控制了郡县
2020-10-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