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97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目前考古发现贵州地区东汉时期的墓葬中富有地方特色的铜器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器物明显增加,墓室结构也多是当时中原地区的流行形式。这说明汉朝(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西域都护作用显著
C.社会经济长足发展D.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2023-06-21更新 | 7304次组卷 | 4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022-07-14更新 | 7150次组卷 | 6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生产生活资料自给自足,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聚族而居,宾客相附,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由此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B.政府注重提高庄园经济地位
C.传统的租佃关系已经瓦解D.田庄是基层治理的有力补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后汉书》载:东汉后期,“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当时的豪强地主
A.具有州郡行政治理权B.成为政府的主要依靠力量
C.不承担赋税徭役义务D.在地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朝时期,政府对边疆请求”内附”的游牧民族采取容纳政策,让他们进入长城以内的指定地区居住,并让其上层人物继续统领部众。这种政策
A.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B.改变迁入民族的生活方式
C.实现了边疆地区永久和平D.使民族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019-01-30更新 | 5110次组卷 | 7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