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公卿大夫靡不“穷经”,魏正始以后却是“公卿士庶,罕通经业”。阮籍、鲍敬言甚至言称无君无臣,天下太平。南朝官员王琨还曾因遵循“男女无亲授”的规则而遭众人“嗤笑”。这些变化反映了
A.儒学面临着信仰危机B.儒学满足了统治的需要
C.思想文化趋于保守化D.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即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为高官,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士,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人仁先后官至丞相。这说明,汉代
A.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B.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C.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D.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
3 .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已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法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需要
C.选官方式日趋完善D.地方官员主要出身于太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董仲舒说:“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其仁学
A.将仁的来源定位于天B.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C.把仁上升到天理高度D.适应了社会剧变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蚩尤”,是传说时代神而非圣的部族联盟领袖,曾经挑起与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的战争。中国人习惯以“炎黄"为民族血脉之正统,而“蚩尤"则是与“炎黄"相攻伐的对立政治势力的领袖。但是汉代官方祭祀体系中却有“蚩尤”的地位,民间信仰内容中也多见“蚩尤”的影响。这说明
A.儒家思想尚未确立正统地位B.集权制度缺乏社会基础
C.汉文化具有内涵丰富的特色D.汉代社会尚武精神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时期,代表儒家的儒生和代表法家的官吏矛盾尖锐,有过多次争论。东汉时期在汉光武帝刘秀的推动下,儒生多精通法律,熟悉政务,王粲在《儒论吏》中说:“吏服训雅儒通文法"。这种儒家士大夫的官吏化
A.背离了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B.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儒法并用的统治思想D.标志着官僚政治的确立
2021-12-02更新 | 58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国势衰微、苛政病民、社会动乱或天象异常、逢遇自然灾害时,列数自己的错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以获取民心。汉朝是作为有史以来出现罪己诏最多的王朝,最有名的就是汉武帝晚年的罪己诏。据此推知,罪己诏是
A.维护社会稳定的最重要手段B.皇权统治不稳的产物
C.君主专制集权下的被动选择D.儒家思想影响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为汉代画像砖石中“士形象”图数量及分布表。据此可知,这些画像砖石
题材名称总数地域分布
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浙
孔子见老子16112111
周公辅成王13111100
二桃杀三士1366100
荆轲刺秦王930231
完璧归赵1111810
季礼挂剑210010
A.是研究先秦的直接史料B.促进了儒家思想社会化
C.反映了汉代文化多元化D.再现了汉代的社会原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后汉书·舆服志》:“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彰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由此可知,汉代
A.官场腐败现象得到遏止B.社会生活体现传统观念
C.世家大族势力严重削弱D.皇权受到礼制思想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反映出
时间法家儒家道家其它及不可考者
高祖—武帝初年45.9%5%13.5%约35.6%
武帝初年—宣帝末年25.5%45.1%很少约29.4%

A.政治统一日益加强B.官僚体制发生异化
C.诸子百家文化没落D.官员群体出身多元
2021-11-18更新 | 35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